日期:2025-08-03 06:29:37
在江西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,高校与地方产业的融合发展正不断书写新的篇章。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,深度践行产教融合,为传统企业向智能体企业跃升注入强劲动力,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。
紧扣战略需求,锚定数智转型方向。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7月30日在南昌召开。会议聚焦产业发展,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,提升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水平。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,江西积极响应、落实相关战略部署,地方经济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迫切。
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精准洞察这一趋势,秉持“创新驱动、产教融合、特色发展”理念,紧扣国家产业战略与江西“1269”行动计划,深度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走向,全力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,为产业升级注入院校智慧与力量。
展开剩余74%学院以“2+1+1”人才培养模式(2年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理论教学环节,1年与企业联合完成实习实践教学,1年与企业共同完成项目实训及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)为依托,加强与企业协同。与深圳佰瑞河等公司携手创办“创新工程师班”,打造校企合作基地,让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。企业带来真实软件开发项目,学校提供学生与教学设施,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,构建起独特的产教融合生态。
深耕项目实践,收获数智转型硕果。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,江西工程学院成果颇丰。承接9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,合同金额达500多万元,其中8个项目获《江西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证书》L6级,成功助力传统企业向智能体企业跨越。像为江西轩瑞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打造5G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、助力江西德瑞带钢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等,一个个项目成为企业转型的“加速器”。
同时,学校在科研与平台建设上也大步迈进。与企业共同申报建设“新余市地下管线监测监管技术创新中心”(重点实验室),还携手编写四部教材,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沉淀的跨越,为后续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筑牢根基。
多方共赢显效,诠释数智转型价值。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的探索,实现了企业、学生、学校的三方共赢。企业降低运营用工与软件交付成本,轻装上阵拥抱数字化;学生未出校门就能参与真实项目,凭借贡献获得薪资(月薪最高6-7K),专业能力与经济收益双丰收;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社会效益与口碑向好,成为产教融合的典范。
在课程设置、实践教学、师资队伍等方面,学校也亮点纷呈。开设应用密码学、AI算法等前沿课程,以项目驱动强化实践能力,引进企业工程师充实师资,让人才培养始终紧跟产业需求。学生竞赛佳绩频传、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位居全校前列,教师科研成果丰硕,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,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。
呼应时代需求,续写数智转型新章。当前,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,高校在其中肩负重任。江西工程学院智慧产业学院的实践,正是高校对接产业需求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。接下来,江西工程学院还将以9月校企合作大会为新契机,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步伐,在科技创新转化、服务地方经济的道路上不断奋进,为江西“1+6+N”等产业布局,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,贡献更多“江工智慧”与“江工力量”,让数智转型的火种,在地方产业发展的土地上燃出更旺的火焰。(万为清 于永清)
发布于:江西省配资炒股理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